1. 时当姓氏时的读音
单做姓氏时读音有shàn、dān、chán、tán四个音。
一、单(單)shàn。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、阜平,山东之平邑、平度、东平,湖北之老河口,江西之丰宜,福建之清流,广东之新会,云南之陇川、河口等地均有。
萧山人,作《希姓补》。
二、单(單)dān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阜平、获鹿,江西之余干,湖南之芷江,贵州之紫云等地有分布。
三、单(單)chán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洪湖市有分布。疑为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“单于”之省。单,一音shàn,又音dān,皆为姓。
四、单(單)tán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收,其注云:“姓也,通作‘檀’。《集韵》:(春秋时)郑有栎邑大夫单伯。通作‘檀’”。
2. 时作为姓氏是怎么读
做姓氏时应读:任(rén)、华(huà)、翟(zhái)、朴(piáo)、仇(qiú)
射,先秦后期,秦国中人的姓氏之中就有射氏,出自军制司射官。后因“射”与“谢”二字同音通假,常被写作“谢”,后人遂有以讹字为姓氏者,称谢氏。所以这里“射”做姓氏,应该读“xiè”。
3. 姓时读音是什么
是此加言吧。没有些加言。
此加“言”是“訾”字。
【读音】:[ zī ]或[ zǐ ]。
【释义】:
读[ zī ]时,
1、衡量;计量;
2、考虑;希求;
3、放纵;
4、通“赀”,钱财;
5、疾病;
6、缺点;
7、姓。
读[ zǐ ]时,
1、(形声。从言,此声。本义:毁谤,非议)
2、厌恶;极其讨厌并憎恶。
3、指责。
【组词】:
1、瑕訾[xiá zī]:因其有细小缺点而加以指摘、诋毁。
2、訾责[zī zé]:评议责备。
3、訾给[zī gěi]:资助供给
4. 时作为姓的读音是什么
有的。姓姓早期主要生活在河南上蔡一带,汉唐之际向东发展,在山东形成郡姓望族,以临淄郡为郡望。如今在浙江上虞、山西大同、河北蔚县等地有少量分布。目前姓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。姓氏渊源:
1、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蔡国贵族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据史籍《姓氏考略》、《华亭蔡氏新谱序》、《元和姓纂》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国为氏》等有关资料记载,蔡氏出自姬姓,为周文王姬昌的后裔,后建蔡国,以国为氏;
2、源于造姓,出自春秋、战国时期平民,属于无姓自造为氏。据史籍《姓氏寻源》中记载:“其人本无姓氏,因即以姓为姓,又或蔡公孙姓、射姓、丁姓之后,以名为氏。”扩展资料:在春秋、战国时期,寒门平民没有显赫家族的家传的姓氏,还有些人因社会地位极其低下,或因犯罪被除去了姓名逐出家族,成为无姓氏的人。这些人后来便干脆自定以“姓”为氏,并认为是最大的“姓氏”,以嘲讽于那些有姓有氏的豪门大族。得姓始祖:姬胡(蔡仲)。历史名人:姓姓名人主要有汉大工商业主姓伟;宋官吏姓益恭;明贡士姓秉恭等。汉代姓伟,姓姓,名伟,临淄(今山东淄博临淄区)人。成帝、哀帝时,家势衰落,他以商贾致富,家资五千万,闻名齐地。《汉书·货殖传》载:“临淄姓伟,资五千万”。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姓姓
5. 和当姓氏时的读音
“曾”字做姓氏时的读音为:[zēng]
曾有2种读音分别是: zēng céng
基本释义
[ zēng ]
1.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:~祖(祖父的父亲)。~孙(孙子的儿子)。
2.古又同“增”。
[ céng ]
1.副词。表示从前经历过:未~。~来过。
2.古又同“层”。
出处:
1.有虞之王,烧曾薮,斩群害,以为民利。——《管子·轻重戊》
2.大厦曾架,拟于昆仑。——《淮南子·本经》
3.荡胸生曾云。——杜甫《望岳》
4.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忆江南》
5.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6. 时姓氏怎么念
三国中的甄宓,这个宓字,要读fu。
文昭甄皇后(183年1月26日—221年8月4日),名不明,相传为甄宓(fú),实则无记载。史称甄夫人,中山郡无极县(今河北无极)人,上蔡令甄逸之女。魏文帝曹丕的妻子,魏明帝曹叡的生母。
甄氏三岁丧父。建安中期,袁绍为次子袁熙娶之为妻。建安四年(199年)袁熙出任幽州刺史,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子刘氏。建安九年(204年),曹操率军攻下邺城,甄氏因为姿貌绝伦,被曹丕所纳,甚得宠爱,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(即东乡公主)。延康元年(220年),曹丕继位魏王,六月率军南征,甄氏被留在邺城。黄初元年(220年),曹丕称帝,山阳公刘协进献二女为曹丕妃嫔,后宫中文德郭皇后、李贵人和阴贵人都得到宠幸,甄氏愈发失意,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,曹丕大怒,黄初二年(221年)六月,遣使赐死甄氏,葬于邺城。[3]黄初七年(226年)五月,曹丕病重,立甄氏的儿子平原王曹叡为太子。
曹叡即位后,追谥甄氏曰文昭皇后。太和四年十二月辛未日(231年2月17日),魏明帝曹叡将甄氏改葬于朝阳陵。
7. 姓氏读音是什么意思
当今中华百家姓念xi的姓共有58个。
具体是:席xí,奚xī,习xí,郗xī,西xī,郄xì,袭xí,喜xǐ,希xī,息xī,洗xǐ、xiǎn,锡xī,葸xǐ,郤xì,细xì,昔xī,溪xī,隰xí,系xì,稀xī,熙xī,湿xí,析xī,膝xī,玺xǐ,戏xì,夕xī,吸xī,悉xī,羲xī,惜xī,曦xī,禧xī,晰xī,犀xī,邜xī,嶲xī,䜣xīn、xī,庴xī,皙xī,傒xī,谿xī,僖xī,厘xī,巂xī,携xī、xié,酅xī、xié,謵xí,媳xí,憙xǐ,舄xì,䙵xié、xī,晞xī,徯xī,嬉xī,熹xī,牺xī,兮xī。
8. 时的姓氏读音是什么
汝 普通话拼音:rǔ 海南话拼音:luw 笔划: 6 部首: 氵 部首笔划: 3 解释1: 汝 rǔ 你:汝辈。汝等。
汝曹。
汝将何经。
姓。
解释2: 汝 rǔ 【名】 (形声。从水,女声。本义:汝水) 同本义〖RuRiver〗汝水出宏农卢氏,还归山东入淮。
——《说文》。
按,出今河南,至安徽入淮,为淮河支流 指汝窑或汝窑所产瓷器〖Rukiln〗。汝窑是北宋著名瓷窑之一。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县境内,古代属汝州,故名。
如:汝窑花囊(汝窑出产的插花瓷具)
姓 汝 rǔ 【代】 你〖you〗 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汝陟帝位。
——《书·舜典》 格汝众。
——《书·盘庚上》 汝父为楚王作剑。
——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 汝亦知射乎。
——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 吾与汝毕力平险。
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又如:汝们(你们);汝辈(你们);汝等 以“汝”相称,表示彼此亲昵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,从道旁私语。
——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 又如:汝尔(彼此以“汝尔”相称,表示不拘礼)
9. 时姓怎么读
有的,
是姓,是已有1800年历史的姓氏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将其列为“罕见姓”。据统计,目前全国是姓人口约有8000余人,许多县、市没有此姓,而在常州及其邻近的无锡、江阴、宜兴等地,是姓人口约有4000多人,可见常州的是姓为全国是姓人口的50% 《三国志·是仪胡综传》 是仪字子羽,北海营陵人也。本姓氏,初为县吏,后仕郡。郡相孔融嘲仪,言“氏”字“民”无上,可改为“是”,乃遂改焉。
据《江苏是氏宗谱》(四维堂藏版)卷三十五《姓氏志》载:“三国时吴尚书仆射都亭侯是仪,北海营陵人,为齐高大夫之后,本氏姓,因孔融有民无上之讥,遂改氏为是,此实是氏著姓之始。”另据《中华姓氏大典》载:“北海是仪,本姓氏。孔融嘲之曰:氏字民无上,乃改为是。仕吴,官至侍中,封都亭侯。又是云氏,改为是氏。亦有氏氏,五代将氏叔琮、氏延赏。”又据古籍《姓考》:是姓为“齐大夫之后”,《千家姓》称之为“北海族”。又据《通志·代北复姓》:“是云氏,改为是氏,西魏开府是云宝。” 从以上史料记载可见,是氏来源为二:一为春秋时齐国氏姓大夫之后,三国时氏仪改氏姓为是姓,其后裔世代姓是,原因是氏仪在北海郡“初为县吏,后仕郡。郡相(太守)孔融嘲仪:言氏字民无上,可更为是,乃遂改焉”(《江苏是氏宗谱·姓氏志》)。 另外,鲜卑族是云氏后改为是氏。
10. 姓氏的拼音
1, 句:作姓氏时读gōu;
2, 黑:作姓氏时读hè;
3, 区:作姓氏时读ōu;
4, 朴:作姓氏时读piáo;
5, 仇:作姓氏时读qiú;
6, 查:作姓氏时读zhā;
7, 繁:作姓氏时读pó;
8, 员:作姓氏时读yùn;
9, 蕃:作姓氏时读pí;
10, 尉迟:作姓氏时读yùchí;
11、纪:作姓氏时读jǐ;
12、佟,作姓氏时读tóng
13、芮,作姓氏时读ruì
14、任,作姓氏时读rén
15、解,作姓氏时读xiè
16、种,作姓氏时读chóng
17、盖,作姓氏时读gě